<address id="1j9zj"></address>
        <listing id="1j9zj"></listing>

        <address id="1j9zj"><form id="1j9zj"><listing id="1j9zj"></listing></form></address>

        <form id="1j9zj"><th id="1j9zj"><progress id="1j9zj"></progress></th></form><em id="1j9zj"></em>
        易搜題 >  電大作業 >  電大網教 >  福建師范大學 >  試卷列表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綜合自然地理》作業及答案3

        1、土地分類單位自上而下為()。

        A.科—屬—種

        B.立地—土地單元—土地系統

        C.相-限區—地方

        D.級—亞級單元

        本題答案:
        A
        2、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創始人是()。

        A.道庫恰耶夫

        B.洪堡德

        C.伊薩欽科

        D.索恰瓦

        本題答案:
        A
        3、綜合自然區劃中特有的關鍵性原則是()。

        A.發生統一性原則

        B.相對一致性原則

        C.綜合分析與主導因素相結合原則

        D.區域共軛性原則

        本題答案:
        C
        4、或然論的創始人是()。

        A.維達爾·白呂納

        B.羅士培

        C.拉采爾

        D.伊薩欽科

        本題答案:
        A
        5、()抗人類干擾能力最弱,是自然地理系統喪失功能和結構的突破口。

        A.綠色植物

        B.土壤

        C.巖石

        D.水分

        本題答案:
        A
        6、地域分異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帶性因素和非地帶性因素,下列哪種不是對地帶性單位的劃分?()

        A.自然帶

        B.自然亞地帶

        C.自然地區

        D.自然地帶

        本題答案:
        C
        7、我國領土分別位于東亞大區、亞洲中部大區和()。

        A.自然區

        B.青藏高原大區

        C.歐洲東部大區

        D.亞熱帶大區

        本題答案:
        B
        8、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區劃著作?()

        A.《漢書·地理志》

        B.《管子·地員篇》

        C.《夢溪筆談》

        D.《禹貢》

        本題答案:
        D
        9、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過程,粗略地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最后一個階段是()。

        A.原始共生階段

        B.和諧共生階段

        C.改造自然階段

        D.順應自然階段

        本題答案:
        B
        10、山體越高,垂直帶譜越()。

        A.簡單

        B.復雜

        C.不變

        D.高

        本題答案:
        B
        11、美國八等制的土地潛力級主要是根據()劃分的。

        A.土壤

        B.自然環境

        C.限制性

        D.適宜性

        本題答案:
        D
        12、對于地表化學元素的遷移,()是最主要的動因。

        A.空氣

        B.水

        C.生物有機體

        D.土壤

        本題答案:
        C
        13、地理系統(自然地理系統)是由()首先提出的。

        A.羅士培

        B.貝爾格

        C.索恰瓦

        D.帕薩格

        本題答案:
        C
        14、堅持地理環境決定論思想的學者是()。

        A.拉采爾

        B.羅士培

        C.維達爾·白呂納

        D.伊薩欽科

        本題答案:
        A
        15、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A.地理環境

        B.自然地理環境整體

        C.PRED系統

        D.人文地理

        本題答案:
        B
        16、()形成的基本原因是地球內能和太陽輻射的差異。

        A.大陸和大洋的地域分異規律

        B.區域性地域分異規律

        C.地方性分異規律

        D.全球性地域分異規律

        本題答案:
        D
        17、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

        A.地理因素

        B.環境因素

        C.人文因素

        D.氣候因素

        本題答案:
        B
        18、()是無機界與有機界物質和能量轉化的關鍵環節。

        A.土壤

        B.水分

        C.有機界

        D.大氣

        本題答案:
        A
        19、下列哪個不是對非地帶性單位的劃分?()

        A.自然大區

        B.自然地區

        C.自然區域

        D.自然地帶

        本題答案:
        D
        20、下列區劃方案中屬于統一單列系統的是()。

        A.任美鍔的區劃方案

        B.黃秉維的區劃方案

        C.席承藩的區劃方案

        D.H.克雷洛夫的區劃方案

        本題答案:
        A
        21、新生代以來的自然地理系統的演化分哪幾個階段?()

        A.新生代自然地理系統

        B.天然生態系統

        C.第四紀自然地理系統

        D.全新世自然地理系統

        22、自然地理系統不同于其他各圈層的主要特征是()。

        A.太陽能集中分布

        B.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

        C.自然地理環境

        D.存在物質的三相和三相圈層界面

        2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驅動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A.定性分析法

        B.統計分析法

        C.系統分析法

        D.模型化方法

        24、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表現為()。

        A.分層結構

        B.整體性

        C.滲透結構

        D.地域結構

        25、貫徹綜合性原則的區劃方法是()。

        A.部門區劃疊置法

        B.類型制圖法

        C.地理相關分析法

        D.主導標志法

        26、綜合自然區劃的主要方法是()。

        A.古地理法

        B.地理相關分析法

        C.發生統一性

        D.疊置法

        27、綜合自然地理學總的發展趨勢是()。

        A.模式化

        B.系統化

        C.技術化

        D.理論化

        28、系統的基本特征是()。

        A.整體性

        B.差異性

        C.層次性

        D.相關性

        29、不屬于貫徹發生學原則的主要區劃方法有()。

        A.地理相關分析法

        B.類型制圖法

        C.古地理方法

        D.主導標志法

        30、土地分級的基本單位是()。

        A.自然區

        B.相

        C.限區

        D.地方

        31、大氣循環是以大氣環流的形式進行的,包括行星風系(環流)、季風環流和局地環流三種不同尺度的模式。其中季風環流支配著全球性的大氣循環。()

        A.錯誤

        B.正確

        32、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從赤道向極地應該依次分布著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寒帶凍原和極地荒漠。()

        A.錯誤

        B.正確

        33、自然地理環境除具有整體性之外,與之相對應的還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異規律。()

        A.錯誤

        B.正確

        34、階地類型主要有:侵蝕階地、堆積階地兩種。()

        A.錯誤

        B.正確

        35、根據流動海水溫度的高低,可以把洋流分為暖洋流和冷洋流:暖流比流經海區的溫度低,寒流比流經海區的溫度高。()

        A.錯誤

        B.正確

        36、地方是土地地段最低級的單位,即自然地理綜合體最基本的單元。()

        A.錯誤

        B.正確

        37、沙塵暴是由于強風將地面大量塵沙吹起,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低于1000m的天氣現象。西北地區的人們常根據沙塵暴出現時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稱之為“黑風”。()

        A.錯誤

        B.正確

        38、生物有機體可以把化學潛能轉化為太陽輻射能。()

        A.錯誤

        B.正確

        39、一般認為土地是地理環境(主要是陸地環境)中由相互聯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組成,包括人類活動影響在內的自然綜合體。()

        A.錯誤

        B.正確

        40、物質循環的方式可以歸納為四種類型,即大氣循環、水分循環、地質循環和生物循環。()

        A.錯誤

        B.正確

        41、晝夜節律是地球公轉對自然地理環境產生的效應。()

        A.錯誤

        B.正確

        42、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

        A.錯誤

        B.正確

        43、物質循環必須以運動作為動力。()

        A.錯誤

        B.正確

        44、巖溶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巖山峰,通常是峰叢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A.錯誤

        B.正確

        45、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之間以及各自然綜合體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是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實現的。()

        A.錯誤

        B.正確

        46、生物循環可以改變大氣的組成成分,并保持大氣圈中氣體的相對平衡。()

        A.錯誤

        B.正確

        47、潮汐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引潮力作用下產生的。()

        A.錯誤

        B.正確

        48、旋回性節律是以等長的時間間隔為重復周期的自然演化規律。()

        A.錯誤

        B.正確

        49、土壤粘化過程主要在溫濕氣候條件下發生,土壤粘化作用明顯的土壤是黑壤和黃壤。()

        A.錯誤

        B.正確

        50、風化作用的結果,使堅硬的巖石成為松散的物質,增強了透水性和通氣性,礦質養分元素以可溶性鹽的形式釋放出來,并形成一些次生的黏土礦物,為土壤的形成準備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A.錯誤

        B.正確

        聯系客服 會員中心
        TOP
        mg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