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生哲學與傳統道德》作業及答案2
1、()把改朝換代稱為亡天下。
A.蘇軾
B.顧炎武
C.王夫之
D.顏元
本題答案:
B
B
2、孔子認為,衡量一個領導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標志,在于他的()。
A.智商
B.年齡
C.才能
D.品德
本題答案:
D
D
3、秦漢之際,()成書,標志著作為日后中國倫理精神生長的元典和本體的《四書》倫理體系事實上已經形成。
A.《論語》
B.《禮記》
C.《大學》
D.《孟子》
本題答案:
B
B
4、“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是()的著名觀點。
A.管仲
B.韓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本題答案:
A
A
5、在先秦諸子中,()對生死的態度,是最為達觀的。
A.老子
B.韓非子
C.孔子
D.莊子
本題答案:
D
D
6、()代表了中國傳統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國人的人生價值體系中的最高目標。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本題答案:
A
A
7、儒家的創始人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莊子
本題答案:
C
C
8、張載把人性視為(),既與“以生為性”的觀點劃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學的片面性。
A.倫理與道德的統一
B.生物性與道德屬性的統一
C.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
D.靜止與運動的統一
本題答案:
B
B
9、性有善有惡論,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
A.世碩
B.老子
C.孔子
D.韓非子
本題答案:
A
A
10、行是知功的思想是從()開始的。
A.孔子
B.老子
C.朱熹
D.王夫之
本題答案:
C
C
11、人性本善之說,最早可以追溯到()。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莊子
本題答案:
C
C
12、苦了不入于心是()學派的人生態度。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本題答案:
B
B
13、“治國推教而必有恒政”這句話中的“教”指的是()。
A.道德修養
B.道德法規
C.道德教育
D.思想教育
本題答案:
C
C
14、儒家學派認為人道、天道的本質是()。
A.仁
B.義
C.禮
D.誠
本題答案:
D
D
15、從時間上看,傳統道德應從先秦至()為止。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新中國成立
D.抗日戰爭爆發
本題答案:
A
A
16、道家學派的人格理想是宗()。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本題答案:
BD
BD
17、新儒學倫理最重要的學派是()。
A.孟軻學派
B.程朱理學
C.陸王心學
D.荀況學派
本題答案:
BC
BC
18、中庸把()并稱為天下之達德。
A.智
B.仁
C.勇
D.義
本題答案:
ABC
ABC
19、告子()的思想,從一個新的角度探討人性問題,并獲得了自己獨到的認識。
A.“生之謂性”
B.“性無善無不善”
C.“性相近,習相遠”
D.“盡心、知性、知天”
本題答案:
AB
AB
20、以下學者屬于性有善有惡論代表的是()。
A.世碩
B.楊雄
C.王安石
D.王充
本題答案:
ABD
ABD